释放重大政策红利山西出台全面扩大开放

?

7月16日,山西晚报记者要维维从山西省人民政府获悉,山西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扩大开放的意见》。

意见指出,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重大战略决策,以开放促进改革,以开放推动转型,以开放拓展空间,山西省必须把全面扩大开放、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关键突破口,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深化中原经济区合作,深入推进沿黄经济带协作,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采取有力举措“引进来”,打造全球低碳环保经济开放高地,提升开放平台建设水平。力争到年,全省开放型经济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基本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高水平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为全省“六大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牢牢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机遇(一)打造“山西品牌丝路行”开放新名片。

将“山西品牌丝路行”作为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开放战略的重要载体,结合我省产业优势组织展览展销、产业合作、招商引资活动,走丝绸之路,促合作共赢。制定发布山西品牌产品、招商项目、对外投资、精品旅游线路目录,滚动实施“山西品牌丝路行”年度行动计划。在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的重点国家和地区,开展商旅文一体化宣传推介,推动我省品牌产品和优势产业“走出去”。

(二)依托晋非经贸合作区大力拓展非洲市场。

利用晋非经贸合作区在非洲的区位优势,建设我省面向东非、南非市场的商贸物流中心。联合国内领先的开发区共同建设晋非经贸合作区,以教育、旅游、文化等产业为重点,打造我省企业开拓非洲市场的桥头堡。加大与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赞比亚中国经贸合作区等中资境外园区的合作力度,积极开展农业援非工作,利用好国家援非的医疗卫生等项目,带动我省企业开拓非洲能源、农业市场。争取中非基金、丝路基金等金融支持,为我省企业在非洲市场投资提供资金保障。

(三)全面深化与东盟国家的产能合作。

支持我省钢铁、焦化、电力、水泥、建筑等企业联合与合作,在东南亚国家建设采煤—焦化—发电一体化循环工业园区,形成我省优势产能转移的集聚地,打造我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重要支点。利用东盟国家的矿产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鼓励我省能源勘探企业“走出去”,建立境外资源开发基地。引导省内企业积极参与东盟国家的基础设施开发建设。充分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政策和东盟博览会平台,大力推动我省特色优势农产品进入东盟市场。

(四)依托境外资源加工基地开拓中亚市场。

利用中亚地区铁、铜、铬等矿产资源优势,支持我省企业在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能源矿产,打造资源深加工工业园。依托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乌兹别克斯坦扎克工业园以及中部六省9个境外园区,支持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我省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企业“走出去”开拓欧亚市场。鼓励我省企业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我省连接“郑欧”“渝新欧”“长安号”等国际货运班列,做好回程货源组织工作,降低物流成本。

二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五)建设清洁能源供应基地。

依托国家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按照“清洁、低碳、多元化、多路径”的原则,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合作。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和扩大清洁能源输送规模,着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层气产业化开发,加大新能源开发力度,完善能源输送网络,构建输煤(清洁煤)、输电(火电、风能和光伏发电)、输气(煤层气、煤制气)多元多向的能源输送体系。以中科院山西煤化所为主体建设中科院煤基低碳技术创新研究院,提升能源科技创新合作水平。加快蒙西—晋北—北京西—天津南、榆横—晋中—潍坊千伏特高压交流工程、盂县电厂—河北南网千伏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建设,为京津冀地区提供稳定、清洁的能源保障。

(六)打造我省快速出海通道。

利用天津自贸区在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期货保税交割、跨境电子商务等方面改革试点,以及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建立我省工业产品在天津自贸区的贸易服务平台,推动我省不锈钢、煤炭、机械设备等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便利先进技术设备和大宗原材料扩大进口。推动省内企业参与环渤海地区港口建设,加强我省各类口岸与港口通关便利化合作,形成我省产品出海快速通道。积极推动我省民航业融入京津冀民航协同发展战略,实现省内机场与京津冀三地机场的统一运营、统一管理。

(七)加强与京津冀地区产业协同。

积极承接京津冀地区新材料、节能环保、高新技术等疏解产业,加强“研发创新—创新成果产业化”合作。打造晋北地区绿色农业产业园区,推进晋北地区蔬菜、肉蛋奶等鲜活农产品进入京津市场,使晋北地区成为首都“菜篮子”基地。与京津冀建立旅游质监协作和应急处置机制,打造北京—山西—陕西中华文明黄金走廊、黄河大峡谷、太行山等跨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实现与京津冀地区旅游资源共享。

三积极深化中原经济区合作(八)深化与中部省区的能源合作。

依托跨区输电输煤大通道,支持省内外电力企业建设大型坑口、路口电站和煤电一体化电厂,积极推进热电联产、低热值煤发电和必要的电网支撑电源项目建设。推进晋东南地区低热值煤发电项目,加快煤层气开发利用,构建“煤、电、气、化”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加强能源外送,拓展面向中部地区的能源市场。

(九)推动产业协同发展。

推动晋城煤机装备制造、煤化工、建筑陶瓷产业,长治电子信息、煤化工、生物医药、机械产业,运城汽车配件、农副产品深加工、食品、铝镁铜产业全面对接协作中原经济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面向中原的跨省战略大通道,规划布局区域性物流及快递园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保税物流、快递物流和多式联运,打造依托中部、辐射全省的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面向大中原的晋东南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加深与中原经济区农业合作发展,提高我省农业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建立与中原经济区的旅游合作机制,推出旅游一卡通,开发一批文化、休闲、生态旅游线路,打造全国品牌旅游目的地。

(十)利用中部博览会提升合作交流水平。

利用中部博览会平台,促进我省与中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在产业协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推动我省与中部省份市场一体化,实现区域间生产要素无障碍流动,差异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带动我省与长江经济带省份全面开展合作。

四深入推进沿黄经济带协作(十一)加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试验区建设。

制定完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实施方案,建立“三省四市”省级协调机制。积极探索跨省交界地区合作发展路径,合力打造全国省际交界地区协作发展试验区。依托特色农林产品、能源矿产资源和产业基础,建设中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能源原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推进智慧物流和现代金融产业发展,创建我国内陆现代服务业集散基地。深度整合区域内旅游资源,倾力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十二)建立更加紧密的沿黄经济协作区战略合作关系。

推动“黄河几字湾”五省21市城市集群化发展,形成西煤东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建立沿黄经济带煤炭产业合作机制,共同维护煤炭市场秩序,促进煤炭产业协调发展。促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推进运城—灵宝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

(十三)提升黄河九省旅游联盟作用。

整合开发以黄河为纽带的适合境外游客的系列旅游产品,打造“美丽中国·天下黄河”旅游精品线路,实现核心旅游资源一卡通。推动建立沿黄文化艺术产品交流交易机制,重点开发老牛湾、壶口瀑布、关帝文化产业园、鹳鹊楼、永乐宫、碛口古镇、蔡家崖等景区,打造国际知名旅游品牌。

五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十四)强化“走出去”指导和服务。

建立“走出去”部门联席协调机制。深化“走出去”管理体制改革,贯彻企业投资自主决策、自负盈亏原则,制定境外投资项目、企业、外汇备案流程图,落实境外投资管理备案制。搭建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政产学研交流平台,加强企业“走出去”投资咨询服务,组织面向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题培训,为“走出去”企业提供投资政策、环境信息和优质高效法律服务等支持。为对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输出的设备、材料等物资提供通关便利。建立外事审批绿色通道,优化企业人员出国(境)审批流程。积极为企业申办APEC(亚太经合组织)商务旅行卡。完善境外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

(十五)创新“走出去”产能合作方式。

发挥骨干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引导支持有条件的优势产业组建行业商会协会,建立我省“走出去”企业联盟。依托我省能源矿产、装备制造、地质勘探、建筑工程等优势资源,吸引上下游关联产业企业联合“走出去”,提升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鼓励企业以BOT、PPP等方式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带动设备、技术、标准、服务和人员“走出去”。支持企业以工程换资源、以项目换资源,采取多种方式开展国际产能合作。

(十六)加大“走出去”金融支持。

用好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鼓励企业“走出去”的各类资金,对省内企业在境外建设经贸合作区、建设资源基地、建立海外营销网络、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给予资金支持。积极对接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金融机构,引导企业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援外优惠贷款、优惠出口买方信贷等扶持政策。

六采取有力举措“引进来”(十七)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

组织开展转型产业招商,围绕做好煤炭和非煤两篇文章,以煤基装备、煤化工、煤层气、煤基新材料、装备制造、节能环保产业为重点,突出集群式引进、专题性推介、区域性对接,引进一批转型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开展主导产业配套招商,围绕省内优势龙头企业和世界强等重要战略投资者,引进上下游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推进产业集聚。强化旅游产业市场化建设,引进大型旅游投资企业和旅游公司。

(十八)全面实施精准化招商。

筛选一批有投资意向、符合我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招商引资对象,建立重点企业客户档案和项目台账,制定招商指南,绘制招商路线图,提高招商引资的精准度和成功率。锁定目标区域、目标产业和目标企业,组织以小团组、小分队为主要形式的专业化招商团队,多频次、点对点、一对一地开展精准招商。

(十九)积极推动股权招商。

支持我省具有核心资源、成长性高、市场前景好的企业通过股权投资引入资本及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锁定深圳、上海、天津等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基金富集地区,通过举办股权投资基金招商推介会,向股权投资机构推介我省优质企业和项目。支持我省上市后备企业和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成长型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股权投资机构对接,引进股权投资机构。

(二十)大力开展主题招商。

重点开展新一轮央企入晋、跨国公司入晋、民企入晋、晋商回乡主题招商活动。在北京举行“央企入晋”产业协同发展对接会,落实好与央企已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新签约一批合作项目,推进我省与央企的战略合作向全方位纵深发展。在上海举行跨国公司产业对接会,重点引进世界强、跨国公司、行业领军企业。在广州举办“民企入晋”晋粤交流合作项目对接会,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向在外晋商发布全省重点招商项目,依托工商联组织、晋商大会、海内外晋商组织等,推动以商招商、以情招商,吸引企业家来晋投资兴业。

(二十一)重点推进招才引智。

进一步完善并继续深入实施“百人计划”,根据我省产业发展需求,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定期组织招才引智活动,推动人才引进和技术成果转化。鼓励省内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与跨国公司广泛开展技术合作和基础研发项目的研究。依托山西科技创新城,引进世界强、跨国公司、央企、知名民企及领军企业的研发中心、财务中心、结算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强化政策和资金保障,支持太原在发展总部经济方面取得突破。

(二十二)优化投资环境。

大力营造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透明高效的政务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和合作共赢的人文环境。大力推行上海自贸区在投资、贸易、金融、服务业开放和事中事后监管方面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推行普遍备案、有限核准的外资管理制度,积极探索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加快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加快编制和公布省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明确权力办理主体、条件、程序、期限和监管方式。

七打造全球低碳环保经济开放高地

(二十三)将中国(山西)国际低碳发展高峰论坛

打造成世界低碳经济开放交流的高地。

围绕“高碳资源低碳发展、黑色煤炭绿色发展、资源型产业循环发展”的主题,每年在太原举办“低碳发展高峰论坛”。将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的功能定位向“集散低碳新思维、探索低碳新技术”转变,提升博览会在国际低碳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十四)将山西科技创新城

打造成国际低碳技术科学研发的高地。

围绕优势产业链配置创新链,在创新城核心区配置重点实验室、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业技术研究院、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国际性煤炭清洁开采与利用的技术研发基地,在煤炭绿色开采、煤层气开采、煤炭综合利用、现代煤化工、CO2捕捉封存及转化利用等关键技术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在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分布式能源、电网智能化以及碳材料、合金材料、磁性材料、精细化工材料等领域建设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基地。

(二十五)将煤基产业创新链

打造成低碳经济国际合作的高地。

启动运行煤基低碳联合基金,实施煤基低碳重大专项。吸引国内外科研力量,选择煤层气、煤电、煤焦化、煤化工、煤机装备、新材料等重点产业打造创新链。瞄准交通装备、电子信息、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优势关键基础件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布局实施一批高新技术重点项目,提升科技攻关国际化水平。加强我省与澳大利亚、英国、欧盟、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在煤炭地下气化方面的合作。

(二十六)加强世界煤炭产业

合作

跟踪了解全球煤炭产业发展态势,积极推进我省煤炭企业参与国际合作。探索与世界煤炭大国的主要产煤省州建立友好关系。加强我省与德国北威州、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怀俄明州等煤炭资源型地区在科技研发攻关、资源型城市转型、矿区生态修复治理、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接续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合作。

八提升开放平台建设水平(二十七)完善开放口岸平台。

全面推行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将“属地申报、口岸验放”扩大至所有符合条件的企业,构建快速高效的立体通关体系。加快提升太原航空口岸开放水平,推动大同、运城、长治、五台山机场航空口岸正式开放,增开国际客货运航线,精简通关手续,缩短通关时间,提升通关效率,发展临空经济产业。大力推进铁路口岸建设,加快在太原、大同、临汾建设无水港,重点做好与相关省市港口对接,开通至天津港、青岛港、日照港、连云港的“五定班列”,提升外贸物流“门到门”“站到站”直达服务能力,打造畅通便利出海口。

(二十八)健全保税物流平台。

推动全省符合条件的进出口企业、设区市申建保税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场所,培育大型物流企业,构建全省保税物流平台体系。充分发挥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作用,积极申请国家进口汽车、肉类指定口岸,大力发展其他新型保税服务。推动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完善基础设施,推行上海自贸区海关监管、检验检疫、外汇管理等领域可复制推广的政策措施,推动3-5家大型加工贸易企业项目落地。

(二十九)建设产业园区承载平台。

采取整合、撤并、共建、一区多园等方式,整合规范和统筹规划布局经济技术开发区。指导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产业低碳、生态、循环发展的要求建设品牌示范园区。推动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优做强优势产业,培育引进新型产业。鼓励符合条件的产业集聚园区整合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推动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三十)打造国际化会展平台。

充分利用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等会展设施,举办好能源博览会等重点展会,建立常态化、国际化、专业化投资贸易平台。支持有条件的设区市重点谋划培育1-2个地方特色专业性展会。引进举办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品牌展会及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专业性展会。组织参加好投洽会、中博会、西洽会、中国—东盟博览会、南亚博览会、亚欧博览会、广交会、中俄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商品展等境内国家级重点展会,支持企业参加国际知名展会,扩大山西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三十一)发展电子商务平台。

鼓励传统行业、企业实施创新驱动、智能转型、跨界融合,推动形成“互联网+”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培育支持我省特色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发展壮大,引入国内外知名电商平台和国际快递巨头开展全方位合作,突破地理区位限制,逐步实现我省主要农产品、大宗原材料、工业制成品和消费品全部上网交易,网下及时配送。加快建设覆盖全省城乡的国际化快递网络,打造我省特色产品出口和国外产品进口的便捷物流通道。支持太原市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服务平台和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子商务展示中心。实施外贸企业入驻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三年全覆盖工程。

(三十二)建立对外交流平台。

以煤炭产业合作为纽带,拓展我省友好城市网络。推动国际机构、商贸协会组织和国际风险投资机构等来晋设立代表处或办事机构。建立与外国驻华使领馆、我驻外使领馆及驻外经商机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跨国公司代表处、海外晋商组织等商协会、境外友好城市的合作交流机制,有针对性邀请国外高层经贸团组访问山西。依托国家驻外经贸促进机构以及山西与国际友好城市合作机制,搭建我省在境外的招商平台。建立山西对外开放的国际化网络服务平台。依托红色文化、晋商文化、关公文化、佛教文化、根祖文化等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山西优秀文化艺术和文化产品“走出去”,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九强化扩大开放工作保障(三十三)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山西省扩大开放领导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全面统筹、综合协调、顶层设计、督导推进全省扩大开放工作。领导组办公室设在省商务厅。各市、省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具体可行、操作性强的配套措施,确保我省全面扩大开放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三十四)加大资金支持。

整合现有各类涉及扩大开放的资金,集中用于优化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推动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

(三十五)强化人才支撑。

举办针对省市县各级、各部门负责人的扩大开放专题培训,在山西干部在线学院设立扩大开放专题课程。鼓励省直部门熟悉对外开放工作的中青年干部到市县任职、挂职锻炼,选派省市县业务部门中青年干部到沿海开放省市对口部门挂职学习。

(三十六)加大督查力度。

省扩大开放领导组办公室适时开展全省扩大开放重点工作进度专项督查,并邀请省人大、省政协相关机构及委员参与督查。建立推进扩大开放重点工作动态信息库,细化分解工作任务,明确推进目标、具体措施和完成时间,实行节点式控制、阶段式推进和过程性考评,实时跟踪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来源:山西晚报山西头条ID:sxwbsxtt

编辑:袁媛

版式设计:任姣蓉

中天信安防ID:ztxanfang

产品消息

交流

分享

山西青年触手可及的共青团









































白癜风图片
白癜风的中医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leqianhui.com/xmwbzn/1170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